专访|刘建民:以“站得高、落得准”的态度推动学科技术创新发展

编者按

2018年8月17~19日,第三届颅内支架专题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多家研发和应用颅内支架较多的中心、机构和医院的相关专家,围绕颅内支架相关问题进行学术讨论。会议期间,医维讯有幸围绕会议亮点和特色,以及脑血管介入相关话题对大会主席、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进行专访。

1.jpg

刘建民教授在大会期间作精彩授课

医维讯:我们注意到,第三届颅内支架专题国际研讨会虽然规模并不大,但讲者都是国内外非常有代表性的权威专家,仅国外专家就有十几位,作为大会主席,能否请您谈谈通过大会的国际交流,对我国的颅内支架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刘建民教授:

目前我们国家各个方面发展都非常快,就像GDP,拿出来的数据都是非常惊人的。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的质量怎么样,我们的细节怎么样,我们的标准化、同质化水平怎么样?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就颅内支架以及其它医疗器械产品而言,我觉得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精细程度,包括工艺水平、标准化水平等方面。在这次会议的开幕致辞中我也讲了,我们要站得高,要有宽阔的视野,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落地”精准。

我们颅内支架专题国际研讨会聚焦脑血管神经介入这个话题,就这个话题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探讨,包括疾病的诊疗技术、器械的材料工艺等。我相信只有在各个细节上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研讨,才能使一项技术,或者一个产品在临床中获得越来越好的效果。

我们会议的特色就是精准,颅内支架看似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将这个问题剖析成十个、一百个精准的小问题,针对这些小问题进行专业化研讨,相信一定会探索到最完美的答案。


医维讯:据了解,历时12年,您主持研发的“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 可以使颅内动脉瘤两年治愈率达90%,不久前这一装置已经拿到国家药监部门的注册,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一装置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刘建民教授:

其实在我们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现有的治疗手段、药物、器械,通常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可能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面临一些特殊病变。比如我们在治疗动脉瘤的过程当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复发率高,尤其是大型动脉瘤,复发率就更高,同时还有治疗过程复杂、费用昂贵等问题,用常规的器械除了不显影之外,还可能面临神经的压迫,占位效应无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我们过去治疗的经验发现,只有通过重建血管和改变血流动力学,才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结果。所以在十三年前我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使这样的动脉瘤通过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获得治愈的同时,不影响被这个装置覆盖的分支血管的血流,还能解除占位效应,大大的降低治疗费用,并且使手术变的更简单、更安全?带着这样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基础实验、材料试验、临床实验,最终历经十三年,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终于问世。

2.jpg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使颅内动脉瘤两年治愈率达90%

该装置在2016年获批创新医疗器械,2018年3月获国家药监部门注册上市。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研究,尤其是医工结合,也得益于我们在上海这样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各方面的基础和政策条件都比较好,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这样一个全新的、非常前沿的产品得以问世。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为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治疗理念和效果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大型动脉瘤的复发率在70%~80%,现在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复发率降低到5%以下。同时,治疗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占位效应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解除。可以说,这样一个装置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动脉瘤治疗的理念和方法


医维讯:2015年中美两国同时更新了急性脑梗塞救治指南,将介入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作为最高级别推荐,但目前能够开展这一技术的医院比例还不是很高。您认为支架取栓术是否会取得像冠心病支架介入术那样的普及发展?目前制约这一技术广泛开展的原因有哪些?

刘建民教授:

我觉得新的技术、新的器械、真的是意味着新的生命。

以冠脉介入为例,在三十年前,心梗的死亡率是40%~50%,而现在心梗的死亡率在中国只有4%~5%。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就是因为以冠脉介入为核心的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技术,包括对冠脉疾病的认识、筛查、危险因素的控制、急性病变的急救等等,使心梗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我想对于急性脑梗塞也是一样的。五大研究已经证实:对于大血管闭塞性的急性脑梗,最核心的治疗方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闭塞血管。在一定时间内开通血管为患者带来的获益是毋庸置疑的,急性脑梗我们强调“黄金三小时”,即在三小时内开通急性闭塞的血管。目前利用支架技术、抽吸技术开通血管为患者带来的获益已经被五大研究证实。过去的二十多年来,没有一项技术的革新为急性脑梗的治疗带来过如此大的改变,所以我相信大血管闭塞性急性脑梗快速血管再通治疗,包括支架和抽吸技术将成为这类疾病最核心的治疗方法。

这项技术目前仅仅局限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开展,使得很多病人无法得到治疗。因此要加快这项技术在各层级医院的普及,还需要我们开展大量的培训,尤其是以县医院为核心,提高县级医院大血管再通的技术能力,才能挽救更多患者。


医维讯:来自2018中国脑卒中大会的消息显示,长海医院“入院到用药时间”(DNT)已经稳定在20分钟,“入院到动脉穿刺时间”(DtoP)稳定在60分钟,均达到了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水平。“长海模式”也得到了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能否请您介绍一下长海医院在卒中中心建设方面有哪些特别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刘建民教授:

在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过去这么多年的推动下,我们国家卒中的防控形势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们长海医院在这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来自于政府、各级医疗机构以及整个社会对卒中的重视。

卒中中心的建设是目前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非常重视并重点推动的一项工作。为什么是卒中中心的建设,而不是单一的推广某项技术呢?卒中的急救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技术用到急诊患者身上,才能取得好的救治效果。

在我们国家,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到达医院完成救治的比例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卒中救治流程的不合理,院前、院内救治的网络没有形成,大量病人浪费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所以卒中中心的建设,就是要通过这种系统管理,来建立救治网络、优化救治流程,打破原来的学科限制,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和融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影响卒中患者救治效果最核心的因素可以说不是技术,而是时间。

在卒中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改变观念,要真正的做到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这不是一句口号,患者到医院以后,我们的医生、护士要围绕患者的需求动起来,从接诊,到第一时间引导患者去CT室、导管室等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所以我们是流动的诊所。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我们的流程不断的优化、救治效率不断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不断改善。


专家简介:

刘建民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委员、血管内科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神经外科学会委员。

阅读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