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标:“包容”与“淡雅”——我心目中的吴中学老师

编者按: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人眼里也有不同的“天坛老顽童”。在我们最近的报道《吴中学:天坛老顽童是怎样练成的》发表后,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所长梁国标教授专门给我们发来文章,畅谈了吴中学教授对自己的指导和帮助,并介绍了自己对吴教授的最深刻印象:“包容”与“淡雅”。

微信图片_20181030133552.jpg

吴中学老师

我从医近三十年,得到吴中学老师教诲二十年。吴老师不仅手把手教我们技术,更多教我们如何做人。小胜靠技,中胜靠智,大胜靠德。“道德是佛,智慧是仙,技术是圣。”老师反复强调,作为一位医者 ,要想走得更远,必须逐步具备这样的素养。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老师为我们树立标杆,尤其给我最深的印象有两点:“包容”与“淡雅”。这是我们一生所追寻的目标。学生的成长融合老师的心血,老师的亲历亲为,我们耳濡目染,他的品质、素质和能力,能让学生获益终身。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这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所带来的荣耀,老师的魅力在于能“包容”。从言谈举止到为人处事,吴老总强调:与人为善,和为贵;同道为友,天下无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行之间不能“三长两短”,文人相轻。别人的疏忽、过错要变成我们的经验。私下对人不能评头品足,更不能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在吴老那里,对于初学者出现的问题,得到更多是理解、鼓励、宽慰和教诲;对于后来者做出的成绩,得到更多是赞赏、欣慰、鞭策和提携。我们遇到的问题总是得到老师不厌其烦的帮助,对技术毫无保留,倾心相助。从诊断、手术到并发症的处理,甚至与患者交流技巧,吴老总是谈经验,谈经历。在我刚起步时,2000年1月1日遇到一例宽颈大型后交通动脉瘤,吴老师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在国内率先使用冠脉支架辅助成功栓塞动脉瘤,术后当天患者出现言语不利,家属不理解,甚至投诉到媒体,但吴老师不为所动,耐心解答和处理,包容家属与媒体的非议。后期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家属与媒体进行道歉,对吴老创新的技术进行报道。从这起日常事例,我们看到, 因为吴老的包容,关爱生命,所以才有风雨之后见彩虹。正所谓高度决定视野,胸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老师生活的写照。“淡雅”而不俗的品德值得学生顶礼膜拜。在老师讲课里面,专门谈到“道德与智慧”,其中讲到做人,做学问要七“得”,要经历寂寞、挫折、批评、委曲、诱惑、压力,最后要守得住目标。要做到这些,内心必须宁静。只有看淡名利,不惧权贵,才能成为“淡雅”之人。在功劳面前,总是把自己身段放得很低,手术做好了是别人的。在名利面前,总是把后生抬得很高,举贤不避亲。老师教育弟子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找别人的优点;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少谈不利于大局的话。

老师的道行,不是我能领悟得了,学无止境。我的这点拙见是我内心的感受。无论如何,心目中的老师是值得我们永远的尊重,永远的追随。

阅读数: 11